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从落魄书生到一方霸主

第3章 再见鱼鱼

发表时间: 2025-11-08
再见了,初中!

永别了,初中!农村的九月甚是繁忙,金灿灿的稻谷到了收获的季节,玉米的胡须早己干涸,同时还要准备油菜的育苗工作。

秋雨绵绵,这半个月来连绵不绝,好似一派烟雨江南的景象。

农村人没有吃早餐的习惯,西更时刻,父亲就早早起了床,披上蓑衣拿起手电筒,我和妈妈也赶紧尾随其后,朝着田地方向摸去。

我和妈妈左手提着竹笼子,右手握住玉米棒随后用力朝下掰折,一棒棒沉甸甸的玉米很快装满一挑,父亲抽空把玉米干砍到,待我们笼子满时又起身把笼子挑回家。

中午,妈妈回家做饭,我和爸爸把剥好的玉米用铁丝串起来,待秋后风干再脱离。

经过几日挑灯夜战、披星戴月,玉米总算串完了,接着又是割秧,脱粒和晾嗮。

天公不作美,我们只能把谷子晾在堂屋,待天气稍转晴再移到屋外。

当时的乡村,家家户户都是以种植小麦、稻谷、玉米和红薯为主业,稍带一些药草或养殖点猪以补贴家用。

闲时,男的打打牌,女的串门唠嗑。

除了在外面有工作的几个人,大家没几个去过县城,更不要说城市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了。

早上,父亲早早地起来,开始在院子里检查那辆木制拉拉车,又去牛圈里喂牛。

老黄牛在家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犁地、拖行李都靠他。

接着,我帮着他把去年的一些陈粮搬到车上。

农民的主要收入都是这些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余粮,我知道这是为我高中学费做准备。

父亲驾车去了镇里,我和妈妈在家准备学校用的被子,生活用品等。

“去县城上高中不比在镇上上初中啦!

离家远,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才行。”

妈妈说。

是啊,这些年都是父母为我准备好了一切,每周末,他们把我拿回家的脏衣服、床单换洗好,做最好吃的给我,却总是说他们不饿,也不让我去田地里,总是说学习很重要。

“我听说城里有职业介绍所,可以到南方打工挣很多钱的。

家里以后开支会很大,光靠这些庄稼可不行!”妈妈接着说。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出,吸引了大批中西部的农民工去就业。

但在我们这个偏僻的村子来说,务工还是个新鲜的名词。

第二天早上,我们一家乘着大巴去了央城,奔着第一中学而去。

这所县立学堂建于明嘉靖年间,高大而古朴的大门,苍老的松柏,无不渗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是我们当地学子最高的殿堂,据说,跳过这座龙门,就可以脱掉农民的皮。

很快,我在人群中就找到了几个同学,他们也是来咨询报名的。

经过聊天才知,按第一试的成绩我离一中录取线还差15分,根据政策要额外缴纳2000元费用。

他们也是差一些分数,也是刚刚交过相应费用。

好不容易才凑够几百元学费,还要额外再交几千元,这对于我们这种家庭来说是不现实的。

同学接着说,要不想交额外费用,还可以去县二中,就是师资力量比一中差一点。

这是个不错的消息,至少少了费用的负担,学习主要靠自己,难道人家二中就培养不出大学生?

向南再走两公里,就是县立二中。

站在校门前看去,无论校园规模还是教学楼都比一中逊色不少,但至少这里不要额外费用,你还挑剔个啥?

我这样安慰自己。

报名时,是校长亲自接待的我,因为我的入学成绩按这个学校的录取标准的确相当优秀。

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在这里好好奋斗吧,让中考的晦气随风而去,明天也许会更加美好。

离开学校,陪同妈妈又去了一家职介所,他们说可以亲自护送到经济最发达的广州,那里一两个月的工资相当农民全年的收成,人家管吃管住,我县有好多同乡在那里。

后来,妈妈又和准备同去的一些老乡聊了有关去广州的事情。

告别父母,开启我全新的高中生涯。

在初中时,同学几乎是本镇的,然而在这里,同学来自全县的各个乡镇,并且以县城的居多。

全县学习好的学生基本集中到了一中,在这个学校里鱼龙混杂,形形***的人尽在其中。

也不知道小敏驾照考的怎么样?

到科目几了?

也许驾着大货车,戴上墨镜叼着香烟很神奇,至少从此在全国各地尽情驰骋,无拘无束的的生活很不错。

在临县城固的李涛开学了吗?

城固师范一定很漂亮吧?

还有,鱼鱼在准备复读吧?

他们都还好吗?

“想啥呢?”

一只纤纤玉手拍在我的肩上。

“是你,鱼鱼。”

我惊讶道。

“没想到吧?

我小姨在一中招生组,我看了新生花名册上没有你的名字就知道你肯定在这个学校里。”

鱼鱼说道。

“这个学校也不错呀!

至少可以给家里节省一笔额外报名费用。”

我***道。

“所以,我也就到这里报名了。”

鱼鱼兴奋地说。

“我妈非要叫我复读,我就拿着平时积攒的零花钱跑出来了。”

鱼鱼满怀委屈的接着说。

“跟屁虫!

你妈也是为你好,你再复读一年希望是很大的,上高中后要考大学,又太多的不确定呀!”

我劝道。

“我不管!

反正你到哪,我就到哪,而且,我也报名了。”

鱼鱼坚定地说。

陌生的城市,孤独的校园,因为鱼鱼的到来,似乎一切又回到初中时的温馨。

“好吧,欢迎你的到来!

一起加油,再战高中!”

中考的失利,加上无缘一中的失落,随着鱼鱼到来,都己烟消云散。

“你在几班?”

我追问道。

“一班,你呢?”

她反问我。

“太巧了,同一班。”

我答道。

“太有缘了,明天才上课,不如我带你去县城转转,熟悉一下环境。”

她笑着说。

她从小在县城长大,只是随妈妈去了我们小镇上学。

在这之前,我还真没来过县城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