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1-10

作者:基于一个真实的梦---李琳博士站在曾是市中心公园的边缘,手中捏着一份报告,

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报告标题是《“墨菲斯”病毒初步观察报告》。墨菲斯,梦神的名字,

用来命名这个如梦似幻却又无比真实的灾难,再合适不过。一切都始于三个月前。

一种未知的病毒——不是通过空气或水滴,而是通过一种难以理解的“信息场”传播,

悄无声息地感染了全球的植物。被感染的植物,并不会立刻枯萎死亡,

而是会产生一种诡异的变化:它们会获得第一个触碰到它们的、非生命物体的物理特性。

并且,它们开始展现出某种……意识。李琳的视线越过警戒线,

投向那片光怪陆离的“森林”。一棵巨大的橡树,树皮呈现出冷硬的金属光泽,

叶片在风中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它第一个接触的是一辆被遗弃的自行车。

旁边的一丛玫瑰,花瓣变得如同打磨过的玻璃,在夕阳下折射着刺眼的光芒,

它们曾倚靠在一个破碎的温室玻璃窗上。一株蒲公英,绒球变成了真正的小气球,

带着种子晃晃悠悠地飘向天空,它身边曾有一个孩子遗落的气球。美丽,却令人毛骨悚然。

“博士,B-7区有新的异动。”对讲机里传来助手紧张的声音。李琳深吸一口气,

走向B-7区。那里原本是一片社区菜园。眼前的景象让她停住了脚步。一个西红柿,

熟透的、本该饱满多汁的西红柿,现在呈现出一种干涩的、纤维状的质感。

它的表皮是灰白色的,上面甚至能看到隐约的木质纹理。它挂在藤蔓上,轻飘飘的,

随着微风无力地晃动。它碰到的第一样东西,是一张被风吹来的旧报纸。一个纸做的西红柿。

李琳小心翼翼地戴上手套,用特制的工具轻轻触碰它。

“番茄”的表面传来一种粗糙的、类似卡纸的触感。她稍微用力,“番茄”立刻凹陷下去,

边缘裂开一道口子,像被撕破的纸,露出里面同样材质的、空心的结构。没有汁液,

没有种子,只有被压扁的、纤维质的残骸。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攫住了她。这不是死亡,

这是一种本质的扭曲。生命最鲜活的象征之一,变成了脆弱、无用、等待腐朽的纸片。

“它们……好像在看着我们。”助手低声说,声音有些发颤。李琳抬起头。

她看到那些玻璃玫瑰的尖刺,齐刷刷地微微转向他们的方向;那棵金属橡树的枝条,

以一种不符合重力学的角度,

极其缓慢地调整着姿态;甚至连地上那些变得像塑料一样的草叶,

也似乎在他们脚边形成了一种有意识的包围圈。这些植物,确实有了意识。但它们在想什么?

是愤怒,是好奇,还是仅仅是一种存在方式的扩张?几天后,事件升级了。

城市边缘的一片麦田被感染了。而第一波接触到它们的,

是几天前一场小***后遗留在田野里的金属碎片——弹片、扭曲的枪管、破碎的装甲板。

于是,那片麦田变成了一个恐怖的金属丛林。麦秆如同挺立的长矛,闪烁着寒光。

麦穗变得如同细密的锯齿刀刃,在风中相互摩擦,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刮擦声。

它们不再是食物,它们成了一支沉默的、不断生长的军队。它们开始移动。极其缓慢,

但目标明确——向着人类最后的主要聚居点推进。任何试图靠近的车辆和无人机,

都会被那些具有弹性的、如同弹簧般的金属麦秆抽打,或被锋利的麦穗切削。

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我们面对的,不是外星入侵,不是机器人叛乱,

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用我们自身文明的残骸,对我们亮出了刀刃。

李琳被召到紧急作战会议室。屏幕上显示着那片金属麦田的卫星图,

它像一块不断扩大的银色疤痕。“必须摧毁它们!用火焰喷射器,用凝固汽油弹!

”一位将军咆哮道。“不行!你不知道它们的特性会如何与火焰反应!

如果它们获得了‘灰烬’的特性,病毒会随着灰烬飘散到全世界!”一位生态学家反对。

“那用化学药剂!”“病毒不是生物体,是信息模式!化学药剂无效!”会议室里吵作一团。

李琳却沉默着,她看着屏幕上那片冰冷的金属光泽,

脑海里浮现的却是那个纸做的、轻飘飘的西红柿。脆弱,无用,但却代表着一种彻底的变化。

她突然站了起来,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我们一直在试图‘解决’它们,

像解决一个问题,一场瘟疫。”李琳说,“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这不是一场战争,

而是一次……进化?一次地球生态对我们文明的反刍?”“什么意思?”将军皱眉。

“植物拥有了意识,并且获得了我们废弃物的特性。它们不是在攻击我们,

它们是在用我们留给世界的‘遗产’,重新塑造这个世界。

金属、塑料、玻璃、纸张……这是我们文明的DNA。现在,

地球用它来创造新的生命形式了。”她调出了一段视频,是观测站拍到的。

几株被感染成橡胶质的向日葵,正在将一个被卡住的小型哺乳动物幼崽轻柔地推开,

动作带着一种笨拙的温柔。“它们有意识,但不一定充满敌意。那片金属麦田,

或许只是在‘生长’,就像以前的藤蔓会爬满墙壁一样。只是现在,

它们爬满的是我们战争的废墟。”会议室一片寂静。“那你说该怎么办,博士?

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等着被这些……这些东西取代?”“不。”李琳深吸一口气,

“我们需要沟通。我们需要改变我们与它们互动的方式。我们扔给它们垃圾,

它们还我们刀刃。如果我们给它们别的东西呢?”一个新的计划被制定了。它不是军事行动,

而是一次笨拙的“外交”。一支特殊的队伍被派往金属麦田的边缘。他们没有携带武器,

水容器、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乐器、储存着人类知识艺术、音乐、科学的太阳能播放器。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物品,放置在麦田与人类据点之间的空白地带。然后,就是等待。

第一天,没有任何变化。金属麦秆依然如林,冷峻地反射着阳光。第二天,

一架小型无人机观察到,一株靠近边缘的金属麦秆,

它的尖端轻轻触碰了一下一块柔软的丝绸。接触点,那冰冷的金属光泽,

似乎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类似珍珠母贝的温润光泽。变化极其微小,但确实发生了。

李琳站在观测点上,远远望着那片土地。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人类与这个新的、意识与物质边界模糊的世界将如何共存,是一个无人能解的谜题。

她想起了那个纸番茄。它脆弱,易碎,一阵大风就能将它吹走、撕裂。但它也轻盈,

它可以被书写,被印刷,承载信息与思想。一种形态的终结,或许是另一种形态的开始。

风从那片混合着旧世界与新生命的土地上吹过,带来金属摩擦的细响,

也带来一丝从未有过的、混合着泥土与未知气息的味道。黄昏降临,这个世界,正在她眼前,

缓缓地、不可逆转地,变成一个她既熟悉又陌生的、巨大的梦境。第三天,

珍珠母贝般的光泽如同滴入清水的墨滴,在那株麦秆上缓慢晕染开来。

它不再仅仅是一株武器般的金属造物,而是呈现出一种介于矿物与生物之间的奇异美感。

更令人惊讶的是,它顶端那锋利的、锯齿状的麦穗开始软化、变形,

最终蜷曲成一种类似贝壳内壁的、闪烁着虹彩的漩涡状结构。这不是攻击性的变化,

更像是一种……探索,或者说,模仿。“它们对‘信息’有反应!”李琳在观测站里,

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她指着高清屏幕上传回的图像,“不仅仅是物理特性!

那块丝绸不仅仅是柔软的,它代表着编织、秩序,

甚至可能承载着人类‘舒适’和‘美’的概念信息!它们在解读!”这个发现改变了一切。

人类投递的物品不再仅仅是“物品”,而是成了传递信息的“词汇”。

这是一个笨拙而缓慢的对话,双方使用着截然不同的“语言”。随后几天,变化开始加速,

并呈现出令人惊异的多样性。放置清澈水容器的地方,几株金属麦秆接触水滴后,

表面开始变得如同流动的水银,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甚至能模拟出微小的涟漪。

但它们并未失去结构,反而显得更加灵动。靠近可降解乐器的几丛“麦子”,

它们的茎秆在风中振动时,开始发出不再是刺耳摩擦声的、而是空灵如风铃般的悦耳音调。

它们似乎在学习和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而那个储存着人类知识数据的太阳能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