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村里的那些官事儿

第2章 穷村新书记

发表时间: 2025-11-11
选举大会散场的那天傍晚,后河村飘起了毛毛雨。

李为民没顾上回家吃晚饭,揣着娘塞的两个馒头就往村委会跑--赵建国说要跟他交接工作,可等他推开门,只看见满屋子散落的旧报纸,办公桌上摆着个掉了漆的铁皮柜,锁头都生了锈。

“赵会计呢?”

李为民扯着嗓子喊了两声,院里只有雨打在梧桐叶上的沙沙声。

他绕到办公室后的杂物间,才看见赵建国正蹲在在地上翻纸箱,手里攥着一沓皱巴巴的单据,见他进来,慌忙往身后藏。

“交接的东西都在这儿了。”

赵建国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指了指桌上的一个牛皮纸袋,“村里的账、公章、还有几户没交的水电费单子,都在里面。”

李为民拿起纸袋,刚打开就皱了眉。

账本是用老式的格子本写的,字迹歪歪扭扭,上个月的支出栏里,“办公用品费”写着八百块,却没附任何发票;公章的印泥早干成了硬块,盖出来的字模糊不清;最底下压着一张银行卡,赵建国补了句:“这是村里的集体账户,里面还剩……三百六十二块五毛。”

“多少?”

李为民以为自己听错了。

后河村虽说不富裕,可每年有镇里拨的农业补贴,还有果园的集体分红,怎么会只剩这点钱?

赵建国别过脸,声音低了半截:“前阵子张支书说要修水池,预支了一部分补贴;还有上个月给老党员发慰问品,剩下的就这么多了。”

他顿了顿,突然往门口退了两步。

“我家老婆子还等着我做饭,有事明天再说啊。”

话音刚落,人就钻进了雨里,连伞都忘了拿。

李为民捏着那张银行卡,指节捏得发白。

他翻出账本一页页查,越查心越凉--去年的扶贫款有两万块,账本上只写了“用于村集体建设”,没任何明细;张建军之前说的“镇里批的扶贫粮”,根本没在账上出现过。

他掏出手机给镇里的王书记打电话,刚说了两句,手机突然没电关机了。

“这日子,真是从头难到脚。”

李为民叹了口气,把账本塞进怀里,锁上村委会的门往家走。

路过村西头的桥时,他停了下来。

临时搭的木桥被雨水泡得发黑,几块木板己经松动,走上去咯吱响。

之前派出所的人说这桥是“有人偷工减料”,他蹲下来摸了摸桥桩,手指触到的地方全是朽木,根本没按标准用钢筋水泥。

“得赶紧把桥修了,不然到了冬天结冰,非出事儿不可。”

李为民在心里盘算着,可一想到账户里的三百多块,又犯了愁。

他往家走,路过王大爷家时,院里的灯还亮着,王大爷正坐在门槛上抽烟,见他过来,赶紧起身:“为民,当选了咋还愁眉苦脸的?”

李为民走进院,把账本的事儿跟王大爷说了。

王大爷听完,把烟袋锅子往石头上一磕,气得首跺脚:“张守业这混小子,去年我问他扶贫款的事儿,他说都用来买果树苗了,结果苗没见着,钱也没了,还有那桥,当年修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他说我老糊涂了,现在看来,是他心黑!”

“大爷,现在说这些也没用,关键是怎么把日子过下去。”

李为民拉了把椅子坐下,“桥得修,账得查,还有村民的苹果,今年得提前找个销路,不能再让张建军那样的人坑了。”

王大爷点了点头,突然一拍大腿:“我有个主意,村里不是有片老果园吗?

之前张守业说要承包出去,村民们不同意,就一首荒着。

你要是能把那片果园盘活,种上新品种的苹果,再搞个采摘园,说不定能赚点钱。”

李为民眼睛一亮。

那片老果园在村北的坡上,土质好,就是多年没打理,杂草长得比树高。

要是真能盘活,不仅能给村里创收,还能让村民们多份收入。

可买树苗、雇人清理杂草,都需要钱,账户里的三百块连买把锄头都不够。

“钱的事儿你别愁。”

王大爷看出了他的心思,从怀里掏出个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一沓崭新的钞票。

“这是我攒的养老钱,一万块,你先拿去用。

要是不够,我再找几个老伙计凑凑,咱们信你,知道你是真心为村里办事。”

李为民看着那沓钱,鼻子一酸,他刚要推辞,王大爷按住他的手:“别跟我客气!

当年你帮我卖苹果,一分差价没要,还自己贴钱给我家孙子买学习用品,这份情我记着,现在你当支书,我们不帮你,谁帮?”

那天晚上,李为民在王大爷家待到半夜,两人一起算了账,定了清理老果园的日子,还列了要找的村民名单--都是些踏实肯干,之前没跟张守业掺和的人,临走时王大爷把烟袋锅子塞给他:“拿着,干活累了抽两口,提提神。”

李为民揣着烟袋锅子往家走,雨己经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洒在地上亮堂堂的。

他路过村委会时,突然看见门口蹲着个人,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是村里的贫困户刘二柱。

“二柱,这么晚了怎么不回家?”

李为民走过去,刘二柱才慢慢抬起头,脸上全是泥,眼睛通红:“李书记,我……我想求你个事儿。”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欠条,上面写着“刘二柱欠张建军五千块,年底不还,用家里的宅基地抵”,落款日期是去年冬天。

“张建军说我儿子看病要花钱,借了我五千块,可我明明只拿了三千,他说剩下的是利息。”

刘二柱的声音带着哭腔,“现在他要我还五千,不然就把我家房子拆了,我该咋办啊?”

李为民接过欠条,气得手都抖了,张建军这是明着抢啊!

他拍了拍刘二柱的肩膀:“二柱,你别慌,这事儿我管。

明天我就去找张建军,把钱的事儿说清楚,要是他不依,咱们就去镇里告他,总有说理的地方!”

刘二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要给李为民磕头,李维民赶紧把他扶起来:“快起来,这可使不得,我是村支书,为村民办事是应该的。”

送走刘二柱,李为民回到家,娘还没睡,坐在灯下缝衣服,见他回来,赶紧端上热好的粥:“累了一天,快喝点粥暖暖身子。”

李为民接过碗,刚喝了两口,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里面传来个阴冷的声音:“李为民,别多管闲事,不然没你好果子吃。”

电话啪的一声挂了,李为民握着手机,心里一沉。

他知道,这肯定是张建军或者他的人打来的,可他看着桌上的账本,想着王大爷的一万块,还有刘二柱通红的眼睛,又握紧了拳头。

““娘,明天我要去清理村北的老果园,您要是没事,就去帮着看看。”

李为民喝了口粥,声音很坚定。

娘点了点头,把缝好的棉袄递给他:“天冷了,穿上暖和,你爹当年当村会计的时候,也是这样,凡事都想着村民,累是累点,可心里踏实。”

李为民穿上棉袄,胸口暖暖的。

他走到窗边,看着村里的灯火,心里清楚,接下来的路肯定不好走--要查张守业的账,要修桥,要盘活果园,还要应对张建军的报复。

可他不后悔。

从当选村支书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想过退路。

第二天一早,李为民起了个大早,扛着锄头往村北的果园走,刚走到路口,就看见十几个村民站在那里,手里都拿着工具--有王大爷,有刘二柱,还有之前帮着卖苹果的几个婶子。

“为民,我们听说你要清理果园,都来帮忙了!”

王大爷笑着说,“人多力量大,咱们早点把果园弄好,早点赚钱!

李为民看着眼前的村民,眼眶突然湿了。

他举起锄头,大声说:“好!

咱们今天就开工,让后河村的日子,从今天起,慢慢好起来!”

可他没注意到,不远处的土坡上,站着个黑影,正拿着手机拍他们,黑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转身钻进了树林里,手里的手机屏幕上,是给张建军发消息的界面:“李为民要动老果园,要不要给他添点麻烦?”

没过多久,张建军的回复传了过来:“添,越大越好,让他知道,后河村还是我说了算!”

树林里的风,呼呼地吹,带着秋末的寒意,李为民和村民们的笑声在果园里回荡。

可他们不知道,一场新的麻烦,己经在悄悄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