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其它小说 > 寄给十七岁的一封信

寄给十七岁的一封信

孤岛上的太阳花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寄给十七岁的一封信》“孤岛上的太阳花”的作品之佚名佚名是书中的主要人全文精彩选节:情节人物是孤岛上的太阳花的青春虐恋,暗恋,白月光,青梅竹马,校园小说《寄给十七岁的一封信由网络作家“孤岛上的太阳花”所情节扣人心本站TXT全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0791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13 01:25:59。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寄给十七岁的一封信

主角:佚名   更新:2025-11-13 05:37:1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老槐树下九月的阳光,褪去了盛夏的毒辣,变得温驯而明亮,

透过校园角落那棵老槐树繁茂的枝叶,筛落一地斑驳陆离的光影。风是有的,很轻,拂过时,

只引得几片稍显疲态的叶子懒懒地翻个身,发出沙沙的微响,像梦呓。

这里几乎是他们三人的秘密领地。午休时分,大部分学生聚集在操场或教室,唯有此处,

保有着一份近乎奢侈的宁静。沈星玥背靠着粗糙的树干,屈膝坐着,一本摊开的书搁在膝头。

书页是泛黄的旧纸,散发着墨香与时光混合的味道。她读得很慢,目光在字里行间流淌,

心思却偶尔会飘忽一下。周予安坐在她左侧不远处,戴着白色的有线耳机,眼眸微阖,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总是这样,安静得像一泓深水,

外界的热闹似乎很难在他身上留下痕迹。阳光跳跃在他浓密的睫毛上,

投下一小片浅浅的阴影。陆沉则在右侧,直接仰面躺倒在草地上,一条手臂搭在额前,

遮挡着过于调皮的光线,似乎睡着了。他的胸膛随着呼吸平稳起伏,

校服外套随意地垫在身下,沾了几根草屑。时光仿佛被拉长了,流动得极其缓慢。

星玥翻过一页,目光忽然被一段描写攫住。

那是关于一个人长久地、沉默地注视另一个人的心理轨迹,笔触细腻到残忍,

将那些辗转反侧、欲言又止的心思剥解得淋漓尽致。

她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攥了一下,呼吸微滞。几乎是本能地,她抬起眼,

视线越过书页的上缘,落在了周予安安静的侧脸上。他恰好在此刻睁开了眼。

或许是被风惊扰,或许是感知到了那道过于专注的目光。他的眼眸清润,

带着一丝刚从音乐中抽离的迷蒙,望了过来。视线在空中相遇。只有一瞬。像蜻蜓点水,

涟漪还未荡开,便已恢复平静。周予安很快移开了目光,望向头顶摇曳的树影,

仿佛刚才那一眼只是无意间的扫视。可星玥却清晰地看到,他握着耳机线的手指,

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她的脸颊微微发热,慌忙垂下头,

盯着书页上那些突然变得陌生的文字,心跳声在静谧中显得格外清晰。“渴吗?

”旁边响起陆沉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很轻,像是怕打破什么。星玥抬头,

见他不知何时已经坐了起来,正看着她,手里拿着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他的眼神清明,

似乎刚才的假寐只是一种休憩,周遭的一切,包括她那短暂的目光流转,

都未曾逃过他的感知。“有点。”她接过水,指尖碰到他温热的皮肤,很快缩回。

陆沉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又拿出一瓶,拧开,递给旁边的周予安:“听什么呢,

这么入神?”周予安摘下一边耳机,递过去:“一段钢琴曲。”陆沉接过,

凑到耳边听了片刻,挑眉:“还行。就是有点……太安静了。”他把耳机递还,语气随意。

周予安接过,指尖在耳机上轻轻摩挲了一下,低声应了句:“嗯。”风再次拂过,吹动书页,

哗啦轻响。槐花的清香若有若无地弥漫在空气里。星玥重新将注意力放回书本,

却一个字也读不进去了。方才那段关于暗恋的文字,周予安那一触即离的目光,

陆沉适时递过来的水……种种细微的片段,在她心里交织成一片朦胧的网。她忽然觉得,

这个阳光温煦、平淡无奇的午后,像一张过度曝光的照片,所有细节都模糊在光晕里,

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沉甸甸地留了下来。有些东西,在这个看似一切如常的午后,

悄悄地、不容抗拒地,开始变得不一样了。第二章:共享的耳机秋意渐深,黄昏来得早了。

放学铃声敲响,教学楼如同苏醒的蜂巢,涌出喧闹的人流。他们三人照例一起走。

穿过铺满金色落叶的林荫道,走向那个即将各自转弯的十字路口。

这已成为一种无需言说的仪式,是维系着他们共同世界的、微小而坚固的纽带。

周予安习惯性地戴着耳机,白色的细线从校服口袋垂落,像一道若有若无的界限,

将他与周遭的嘈杂隔开。他走路时很安静,目光常常落在前方几步远的地面,

或是远处建筑物的轮廓线上。陆沉走在他旁边,偶尔会用手肘轻轻碰他一下,

指着路边某个有趣的事物——一只打架的野猫,一个造型奇特的广告牌,

或是天空一抹奇异的云彩。周予安便会摘下一边耳机,递过去。“听听这个。

”他的声音总是很轻,混在风声和远处的车流声里。陆沉会接过来,大大咧咧地塞进耳朵,

听上片刻,然后发表几句直白的评价:“这什么呀,叽里咕噜的,听不懂。”或者,

“这个节奏还行,适合跑步。”周予安从不争辩,只是默默收回耳机,

唇角有时会牵起一丝极淡的、无可奈何的弧度。沈星玥稍稍落后半步,看着他们的背影。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她看着那根白色的耳机线,

在两人之间短暂地搭建起一座私密的桥梁,心里会泛起一种微妙的、被排除在外的感觉。

并不强烈,像被羽毛轻轻搔过,留下一丝难以捕捉的痒。这天,陆沉又被老师留下训话,

内容无非是训练不能耽误学习云云。周予安和沈星玥在校门口的老位置等他。

深秋的风带着凉意,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周予安靠着墙壁,耳机里流淌着音乐,

他闭着眼,眉心微微蹙着,像是沉浸在某种情绪里。沈星玥站在他身旁,犹豫了很久,

终于鼓起勇气,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予安,你在听什么?”周予安睁开眼,

侧头看她。夕阳的余晖落在他眼里,像是给清冷的潭水染上了一层暖色。他顿了顿,

摘下一边耳机,递向她。“一段钢琴曲。”他的指尖偶尔会触碰到她的耳廓,

带着微凉的体温。星玥屏住呼吸,小心地接过来,塞进耳朵。刹那间,

一段清澈而孤独的钢琴旋律涌入耳膜。音符跳跃着,流淌着,像是月光下寂静的河流,

带着一种说不清的忧伤和温柔。旋律并不复杂,却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敲在她的心尖上。她从未听过这样私密而动人的音乐。一曲终了,

四周只剩下风声和远处模糊的市声。星玥还沉浸在旋律里,怔怔地问:“……叫什么名字?

”周予安收回耳机,目光望向街道的尽头,声音融在风里,几乎听不清:“就叫《沉》。

”这时,陆沉终于从校门口跑了出来,额头上还带着汗珠,咧着嘴笑:“等久了吧?

老班啰嗦死了!”他自然地插到两人中间,手臂搭上予安的肩膀,“听什么呢?也给我听听。

”周予安握着耳机,没有动作,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随便听的。”陆沉也不在意,

哈哈一笑,转而看向星玥:“走吧,再晚我妈该念叨了。”星玥却站在原地,

看着周予安平静的侧脸,又看看浑然不觉的陆沉。她忽然想起了那首曲子温柔而固执的旋律,

想起了它的名字。《沉》。一个单字,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了圈圈疑虑的涟漪。

她看到周予安垂下眼眸,长长的睫毛掩盖了所有可能泄露的情绪,只有耳根处,

似乎泛起了一抹极淡的、被夕阳染红的颜色。回去的路上,三人都很安静。星玥走在后面,

看着前方两个并肩的背影,那首名为《沉》的曲子,仿佛依旧在她心底无声地循环播放。

她似乎触摸到了一点周予安内心世界的边缘,那是一片她从未涉足,也无法真正理解的领域。

而陆沉爽朗的笑声,此刻听来,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模糊而遥远。一种无声的隔膜,

在这个秋天的黄昏,悄然变得清晰起来。第三章:未送出的书签初冬的午后,阳光变得稀薄,

透过图书馆高大的玻璃窗,在布满灰尘的空气里划出几道斜斜的光柱。

沈星玥坐在靠窗的老位置,面前摊开着一本《飞鸟集》,书页间夹着几张用作标记的草稿纸。

她的心思却不在诗上。课桌抽屉里,放着她刚刚完成的手工书签。用的是质地坚韧的云龙纸,

边缘被她小心地撕成不规则的毛边,染上了极淡的青蓝色,像雨后的天空。她用极细的钢笔,

在正面画了一枝极简的槐花,线条纤细而肯定。背面,她用更小的字,

几乎微不可查地写着两个字:给 Y.A.。制作它花费了她好几个夜晚。每一次下笔,

每一次调色,都仿佛在梳理自己那些杂乱无章的心事。这枚书签,

是她那些无法宣之于口的情感的微小载体,是她鼓足勇气,想要跨出那一步的尝试。她打算,

在某个看似不经意的时刻,把它送出去。“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陆沉的声音突然在身旁响起,带着运动后的热气。星玥吓了一跳,

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合上了诗集,连同那枚未送出的书签,一起夹在了里面。“没,没什么,

随便看看。”陆沉在她对面坐下,额发还有些湿漉,笑容明亮:“借我看看?

最近语文老师总说要增加文学素养。”他指了指那本《飞鸟集》。星玥的心猛地一紧,

手指下意识地按在书脊上,想要拒绝,却又找不到合理的借口。在她犹豫的瞬间,

陆沉已经伸手将诗集拿了过去。“诶,泰戈尔啊……”他随意地翻动着书页。星玥屏住呼吸,

目光紧紧跟随着他的动作,生怕下一刻,那枚青蓝色的书签就会掉落出来,

暴露她所有隐秘的心思。果然,在翻到某一页时,书签轻飘飘地滑落,

掉在陆沉面前的桌面上。时间仿佛停滞了一秒。陆沉的动作顿住了。他低头看着那枚书签,

目光先是被正面那枝细致的槐花吸引,然后,他伸出手指,轻轻将书签翻了过来。

他的视线落在背面那两个小字上——给 Y.A.。周予安名字的缩写。

星玥的脸瞬间烧了起来,窘迫和羞赧让她几乎想要立刻逃离。她张了张嘴,想解释什么,

却发不出任何声音。陆沉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两个字,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

眼神里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像是了然,又像是某种难以捕捉的失落。

但那情绪消失得很快,快得让星玥几乎以为是自己的错觉。然后,他什么也没问。

只是小心翼翼地将书签重新夹回刚才那页,合上书,轻轻推回到星玥面前。他的动作很轻,

带着一种异样的郑重。“诗……挺好的。”他扯了扯嘴角,试图恢复往常的笑容,

但那笑容显得有些勉强,“我还有点事,先走了。”他站起身,离开得有些匆忙,

甚至忘了说他原本可能想借书的话。星玥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图书馆门口,

又低头看向面前的诗集。她翻开,那枚书签安静地躺在那里,

像一个小小的、被看穿了的秘密。劫后余生的庆幸,混杂着被窥破心事的难堪,

还有一种更深沉的、因为陆沉那异常沉默的反应而带来的不安,在她心里交织盘旋。

那天下午的篮球训练,据后来其他同学说,陆沉打得特别凶,突破、抢断,像不知疲倦似的。

但有几个球,传得明显失了准头。休息的时候,他一个人坐在场边,仰头喝着水,

目光却有些发直,望着天空不知名的某处,很久都没有动。而这一切,沈星玥并不知道。

她只是将那张书签更深地藏了起来,连同那份初次尝试便受挫的勇气,一起封存了起来。

空气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因为这一次无声的“看见”与“被看见”,而悄然改变了质地。

那份三人之间微妙的平衡,似乎被这枚轻飘飘的书签,撬开了一道细细的缝隙。

第四章:雨中的一把伞南方的冬天,湿冷是浸入骨子里的。连绵的雨已经断断续续下了三天,

不大,却足够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潮气里。放学的钟声敲响时,

天空正飘着细密的雨丝,像一张无边无际的银灰色纱幕。三人站在教学楼的屋檐下,

望着眼前被雨水打湿的世界。空气里弥漫着泥土、湿树叶和雨水的清冷气息。“啧,

这鬼天气。”陆沉皱了皱眉,他向来不喜欢这种黏腻的感觉。他今天没带包,只揣了个手机,

显然没做任何防雨的准备。周予安从书包侧袋里拿出一把黑色的长柄伞,撑开。伞面很大,

是那种老式的、沉稳的款式,足够容纳两三个人。“走吧。”他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

很自然地,三个人挤进了这一方小小的、属于伞下的干燥空间里。距离瞬间被拉近。

星玥能清晰地闻到周予安身上那股干净的、带着点皂角清香的洗衣粉味道,

混合着雨水的微腥。他的手臂偶尔会因为保持伞的稳定而轻轻碰到她的肩膀,触感微凉,

却让她全身的神经都莫名紧绷起来。她偷偷抬眼,看向周予安。他目视前方,

下颌线绷得有些紧,伞柄握得很稳。然而,星玥注意到,那伞骨构成的穹顶,

似乎有着微不可察的倾斜——更多的空间,更严实地遮蔽着他另一侧的陆沉。

陆沉站在最外侧,半个肩膀几乎暴露在飘洒的雨丝中。他却浑然不觉,或者说并不在意。

他的注意力放在了星玥这边,不动声色地将伞柄往她的方向又推了推。“你往里点,

别淋着了。”他对星玥说,语气是惯常的随意。于是,在这段不长的回家路上,

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平衡与拉扯。周予安无声地将庇护倾向陆沉。

陆沉则细心地为星玥遮挡风雨。而星玥,被夹在中间,感受着来自两侧不同的、沉默的关照,

以及那份无法忽视的情感流向。她像站在一个无形的漩涡中心,四周是涌动的暗流,

表面却只有雨滴敲打伞面的、单调而密集的声响。没有人说话。脚步声踏在湿漉漉的地面上,

发出沉闷的回响。自行车碾过积水,溅起细小的水花。世界被雨声包裹,显得遥远而模糊。

伞下的空间,仿佛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充斥着一种近乎凝固的、令人心慌的静谧。

星玥能听到自己有些过速的心跳,也能隐约听到身旁周予安平稳的呼吸。

她看到陆沉校服肩头渐渐洇开的一片深色水渍,

看到他为了迁就伞下的空间而微微蜷缩的姿势。这段路,忽然变得无比漫长。终于,

到了那个熟悉的十字路口。雨似乎更密了些。“我往这边。”陆沉率先打破沉默,

指了指右边的路。他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朝周予安和星玥咧嘴笑了笑,

那笑容在灰暗的天色里依然很有感染力,“谢了,伞。明天见。”他没等回应,

便一头扎进了雨幕里,脚步轻快,仿佛刚才那段沉默的同行从未发生。

伞下只剩下周予安和沈星玥。空间似乎一下子宽敞了许多,但也空荡了许多。

那份无形的张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无人填补的空白。

周予安将伞完全移到两人中间,动作恢复了惯常的平稳。“走吧。”他说。剩下的路,

他们依旧沉默。直到将星玥送到她家小区门口。“谢谢。”星玥轻声说,从伞下钻出,

快步跑向单元门。在踏进楼道的瞬间,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周予安还撑着伞站在原地,

雨水顺着黑色的伞沿不断滴落,在他脚边汇成小小的水洼。他没有看她,

而是望着陆沉离开的那个方向,身影在迷蒙的雨雾中,显得有些孤单。然后,他才转过身,

撑着那把似乎还残留着三人气息的伞,慢慢走远。星玥站在干燥的楼道里,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肩头似乎还残留着那若有若无的皂角清香,

以及刚才伞下那份压抑的、无处安放的温柔。她忽然觉得,有些东西,就像这潮湿的空气,

无孔不入,渗透进来,留下挥之不去的凉意。他们三个人,似乎都在刚才那把伞下,

被这场雨,淋湿了些什么。第五章:天台的对话暮春的风,

终于彻底驱散了冬日的最后一丝寒意,变得温煦而蓬松。距离高考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空气里仿佛都漂浮着一种无形的、紧绷的颗粒,连呼吸都带着重量。这天晚自习后,

陆沉不知从哪里弄来了钥匙,提议去教学楼的天台。“上去透透气,快憋死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