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 沈文澜钱多福大明皮囊现代魂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沈文澜钱多福完整版阅读

沈文澜钱多福大明皮囊现代魂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沈文澜钱多福完整版阅读

神周大帝 著

言情小说完结

古代言情《大明皮囊现代魂》是大神“神周大帝”的代表作,沈文澜钱多福是书中的主角。精彩章节概述:重生大明的江南秀才沈文澜。用一套极不靠谱的现代知识,在一个极度讲究规矩的古代社会里,上演一场“反向穿越”的绝地求生。

主角:沈文澜,钱多福   更新:2025-11-09 18:08:5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孙老书生的儒袍袖口磨得发毛,针脚缝了三道,仍是遮不住破洞。

他攥着藏在袖中的《论语》,那书皮早被翻得脱了线,是他二十岁落第那年,老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

此刻他指着沈文澜的手都在抖,不是怒极,倒有几分被戳中痛处的慌乱:“黄口小儿!

也敢妄议孔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明码标价卖诗,与那街口卖糖人的有何分别?”

沈文澜摸了摸内袋里的青铜镇纸,冰凉触感让他稳住心神。

他没急着反驳,先躬身行了个礼 —— 不是敷衍的拱手,是真真切切的长揖,额角差点碰到桌面:“孙老既引《论语》,晚辈便斗胆问一句:夫子收束脩为礼,是图那十束干肉,还是为让求学者知‘知识当有价值’?”

他首起身时,目光扫过孙老怀里露出的书角:“晚辈写的诗,虽无李杜风骨,却能让钱员外得个吉兆,让李书生表份心意,让布店伙计尽份孝心 —— 这‘用’,难道不比束之高阁的‘雅’,更贴近夫子‘有教无类’的本心?”

孙老被问得一噎,嘴唇动了动,想再说 “君子固穷”,却瞥见沈文澜襕衫领口的补丁 —— 那补丁针脚歪歪扭扭,是原主自己缝的,线头还挂在外面。

他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是攥着半块干饼读《论语》,最后还是因凑不齐乡试路费,断了科举路。

“你……” 孙老的声音软了些,却仍梗着脖子,“可你这般叫卖,终究落了下乘!”

“下乘?”

沈文澜从怀里摸出三枚磨亮的万历通宝,放在桌上,“孙老可知,这三枚钱,够晚辈买两斤糙米,撑到明日。

若晚辈守着‘上乘’的风骨,饿毙在这墨香街,谁来传圣贤书?”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却更清晰,“晚辈双亲上月病逝,棺木还寄在义庄,欠着五两丧葬费。

若连父母遗骸都不能入土,空谈风骨,算哪门子读书人?”

人群里突然有人 “哦” 了一声 —— 是早上买诗的钱员外,他还没走,正摇着折扇看热闹。

“难怪沈秀才急着挣钱!

这等事,换谁都得慌!”

他嗓门大,一开口就把议论风向带偏了,“孙老,您这就不对了!

人家救急呢!”

孙老的脸涨成了酱紫色,手指攥着《论语》封面,指节发白。

周围的议论声更杂了:“是啊,总不能让人家饿死吧?”

“孙老也太古板了,当年张相公还帮人写寿联换米呢!”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王守仁挤了进来,怀里还揣着个油纸包,额角的汗把发髻都打湿了。

“沈兄!

孙老!”

他先对着孙老躬身行礼,然后赶紧把油纸包塞给沈文澜,“我娘做的麦饼,还热着,你快吃点!”

沈文澜捏着油纸包,暖意透过纸传过来,心里一热 —— 这憨厚的同窗,总是这样,哪怕自己家也不宽裕,还总想着他。

王守仁见孙老脸色不好,又赶紧打圆场:“孙老,沈兄他不是故意的,他……罢了。”

孙老突然叹了口气,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打开是半锭碎银,约莫二钱重。

他把碎银往沈文澜面前一推,声音闷闷的:“老夫也不是不通情理…… 这钱你拿着,先把你爹娘的丧葬费还了。

只是……”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沈文澜脸上,“只是你记住,挣钱可以,但别丢了读书人的本心。”

沈文澜愣住了,周围的人也愣住了 —— 谁也没想到,这古板的老书生会主动给钱。

他看着那半锭碎银,边缘磨得光滑,显然是孙老攒了很久的。

“孙老,这钱我不能要。”

他把碎银推回去,“晚辈能靠自己挣钱,您的心意,晚辈领了。”

孙老盯着他看了半晌,最后把碎银收回来,哼了一声:“随你。

老夫言尽于此。”

说完,他拿起自己的笔墨,背着小木箱,慢慢走了 —— 背影比来时佝偻了些,却没了之前的怒气。

等孙老走远,王守仁才拉着沈文澜到河边的茶摊,要了一壶粗茶(两文钱),着急地问:“沈兄,你真欠了张承祖一百两?

那可是巨款!”

沈文澜咬了口麦饼,麦饼里夹着芝麻,很香。

他边吃边点头:“还有两天时间,得想办法凑齐。”

他摸了摸内袋的镇纸,突然想起之前的计划,“守仁,你知道城里最近有哪家铺子有烦心事吗?

比如生意不好,或者有喜事想办得热闹些?”

王守仁挠了挠头,想了一会儿:“喜事倒是有,‘锦绣阁’的苏掌柜下月嫁女儿,听说想请戏班,可最好的‘庆和班’被知府家请走了。

烦心事……‘回味楼’的刘掌柜最近愁得很,他家的生意被新开的‘醉仙居’抢了不少。”

“哦?

怎么抢的?”

沈文澜来了兴致,放下麦饼,身子往前凑了凑。

“听说‘醉仙居’请了个说书先生,每天申时开讲《三国演义》,讲得可精彩了!”

王守仁眼睛亮了,“好多人都去醉仙居听书,顺便吃饭,回味楼的客人少了三成!

刘掌柜也想请说书先生,可好的都被别家请走了,剩下的要么水平差,要么要价太高,他正发愁呢!”

沈文澜心里 “咯噔” 一下 ——《三国演义》在万历年间刚流行不久,市面上的版本多是残本,说书先生讲的也多是 “桃园结义三顾茅庐” 这些常见段落。

而他脑子里,可是完整的《三国演义》,还有后世改编的精彩细节!

“守仁,” 沈文澜的眼睛亮了,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茶桌,复刻着前世做方案时的节奏,“你帮我打听下,那说书先生一天的报酬是多少?

刘掌柜最多能出多少钱请人?”

王守仁虽然不明白沈文澜想做什么,但还是点头:“好!

我这就去!

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回!”

说着,他抓起桌上的半块麦饼,拔腿就跑。

沈文澜看着他的背影,端起粗茶喝了一口 —— 茶水有点涩,但他却觉得心里甜滋滋的。

他摸出怀里的银子,数了数,加上早上赚的九两七钱,再加上孙老没要回去的碎银,总共快十两了。

还差九十两,两天时间,足够了。

他从怀里掏出青铜镇纸,放在桌上。

夕阳透过茶摊的布棚,照在镇纸上,铜锈的绿色竟泛出一点微光。

他指尖摩挲着麒麟的眼睛,心里盘算着:不能只帮刘掌柜请个说书先生,要做就做 “一揽子策划”—— 不仅要说书,还要结合菜品,搞 “听三国,吃三国菜” 的噱头,比如 “桃园三结义”(三碟小菜)、“草船借箭”(虾仁蒸蛋),这样才能把客人彻底拉回来。

而策划费,就要一百两。

v夕阳西下时,墨香街的摊贩开始收摊了。

挑着担子卖菱角的小贩吆喝着 “新鲜菱角,三文钱一斤”,乌篷船的橹声越来越远,船头挂起了小小的灯笼。

沈文澜正盯着镇纸发呆,王守仁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手里还攥着一张纸条。

“沈兄!

打听清楚了!”

王守仁把纸条递给沈文澜,“那说书先生一天五钱银子,刘掌柜说,要是能请到比醉仙居好的先生,他愿意出一天一两!

而且……” 他压低声音,“我听刘掌柜的伙计说,刘掌柜还想搞点新花样,只要能把生意拉回来,花一百两也愿意!”

沈文澜看着纸条上歪歪扭扭的字,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他把镇纸揣回怀里,站起身,拍了拍王守仁的肩膀:“守仁,明天早上,跟我去回味楼。”

“去回味楼做什么?”

王守仁一脸茫然。

沈文澜看着远处亮起的灯笼,目光灼灼:“去给刘掌柜讲故事。”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自信,“一个能让他心甘情愿掏出一百两银子的故事。”

王守仁还是没明白,但看着沈文澜胸有成竹的样子,还是点了点头:“好!

我跟你去!”

两人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夜色渐浓,偶尔有晚归的行人提着灯笼走过,灯光在石板路上投下晃动的影子。

沈文澜摸了摸内袋的镇纸,突然觉得指尖传来一阵细微的麻痒 —— 但他没在意,满脑子都是明天的 “策划方案”。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揣着镇纸的内袋里,麒麟的眼睛正泛着微弱的红光,脑海里那个冰冷的机械音,正断断续续地响起:检测到宿主…… 商业策划…… 符合 “千古名臣(搞笑版)” 系统任务…… 激活进度……5%……第二天一早,沈文澜换上了新买的青色细布首裰 —— 虽然是最便宜的细布,但浆洗得干净,看起来比之前精神多了。

他和王守仁刚走到回味楼门口,就看见刘掌柜正站在柜台前叹气,柜台后的伙计们都无精打采的。

沈文澜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领,迈步走了进去。

刚要开口,就听见刘掌柜没好气地说:“要买饭就找伙计,要说书的话,我这儿不缺!”

沈文澜笑了笑,走到柜台前,声音不大却很清晰:“刘掌柜,晚辈不是来卖饭,也不是来说书的。

晚辈是来帮您把醉仙居的客人,全抢回来的。”

刘掌柜抬起头,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书生,皱起了眉头:“你?

一个穷秀才,能帮我抢客人?”

沈文澜没回答,只是从怀里摸出一张纸 —— 那是他昨晚在油灯下写的 “策划方案”,上面列着 “三国主题听书 + 特色菜品” 的点子。

他把纸递给刘掌柜,目光坚定:“刘掌柜,您先看看这个。

晚辈保证,按这个方案做,三天之内,您的回味楼,比醉仙居还热闹。

而您要付的,只是一百两银子。”

刘掌柜接过纸,低头看了起来。

沈文澜和王守仁站在旁边,等着他的反应。

就在这时,沈文澜的怀里,青铜镇纸突然传来一阵强烈的麻痒,脑海里的机械音突然清晰起来:检测到宿主…… 触发 “商业救国” 支线任务…… 任务目标:帮助回味楼提升营业额…… 任务奖励:一百两银子…… 系统功能 “点子库” 解锁……沈文澜愣住了 —— 这系统,终于不抽风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