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转眼三年时光匆匆而过。
刘昴星在阳泉酒家得季承之悉心教导,厨艺突飞猛进。
他不仅精通了粤菜的细腻醇厚,更将川菜的麻辣鲜香融入其中,自成一派,宛如侠客融合各家武学,创出专属绝技。
季承之倾囊相授,从食材的挑选、刀工的技巧,到火候的掌控、调味的精髓,无一不悉心指点。
而刘昴星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将这些技艺烂熟于心,平日里在后厨历练,所做的每一道菜,都能引得食客赞不绝口,名声渐渐在当地传开。
这三年里,他身边也多了两位志同道合的伙伴。
一位是季承之的爱女,季凝眉(原:季梅丽/嘟嘟)。
季凝眉生得眉清目秀,性格活泼开朗,虽厨艺不及刘昴星,却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总能在刘昴星陷入瓶颈时,给出意想不到的提示。
她与刘昴星一同长大,青梅竹马,默契十足,平日里总爱拌嘴,可关键时刻,却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宛如侠客身边的得力助手,聪慧而可靠。
另一位则是流浪而来的少年苏小郎(原:西郎)。
苏小郎年纪比刘昴星小两岁,机灵古怪,嘴甜如蜜,因家境贫寒,曾在街头流浪,被刘昴星收留后,便一首跟在他身边,既是弟子,也是伙伴。
苏小郎虽厨艺尚浅,却对各地的食材和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常常能给刘昴星带来新鲜的灵感,宛如行走江湖时打探消息的好手。
这一日,一封来自广州的信函,打破了阳泉酒家的平静。
信函是由中华御厨协会发来的,内容是告知各地厨艺高手,数年一度的特级厨师测验即将在广州举行。
特级厨师,乃是中华厨艺界的最高荣誉,堪比武林中的“武林盟主”,只有在测验中脱颖而出的顶尖高手,才能获此殊荣。
每一届的特级厨师测验,都汇聚了天下各地的青年才俊,竞争之激烈,堪称残酷,宛如武林大会上的群雄逐鹿。
“特级厨师……”刘昴星握着信函,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师傅,弟子想去参加测验。”
季承之看着他,眼中既有期待,也有担忧:“特级厨试凶险异常,考题千奇百怪,对手更是卧虎藏龙,不乏心术不正之辈。
你虽天赋出众,但毕竟年纪尚轻,此去怕是困难重重。”
“弟子不怕!”
刘昴星语气坚定,“我想证明自己,也想见识天下厨道高手的技艺,更要完成母亲的心愿,成为顶尖厨者,以料理济人。”
季凝眉也在一旁说道:“师傅,让昴星去吧!
我与小郎陪他同行,定会照料好他的安危。”
苏小郎也连连点头:“是啊师傅,昴星哥的厨艺天下第一,肯定能通过测验,拿到特级厨师的头衔!”
季承之沉吟片刻,终是点了点头:“好,我准你前去。
记住,厨道如侠道,真谛不在于输赢,而在于用心。
无论何时,都不可忘记你初学厨艺时的初心,不可为名利迷失本心。”
他从怀中取出一把菜刀,递给刘昴星,“这是我年轻时所用的‘承影刃’(原:普通菜刀),虽非稀世名器,却伴我走过数十载厨路,斩过万千食材,今日便赠予你,望它能助你斩破难关,坚守正道。”
刘昴星接过菜刀,入手沉甸甸的,刀柄上还留着师傅的温度。
他重重地点头:“师傅放心,弟子定不负您的教诲与期望!”
几日后,刘昴星收拾好行囊,带着季凝眉和苏小郎,踏上了前往广州的旅程。
一路之上,他们翻山越岭,横渡江河,见识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品尝了各种特色美食,也收集了许多新奇的食材和烹饪技巧。
刘昴星每到一处,便会去当地的酒楼、市集探访,向当地的厨师请教,厨艺在不知不觉中又精进了几分,宛如侠客游历江湖,不断切磋提升武艺。
抵达广州时,特级厨师测验的报名己然开始。
广州城内人声鼎沸,来自五湖西海的厨师们汇聚于此,个个身怀绝技,气势不凡。
有的手持名刀,有的背负特制厨具,还有的带着珍稀食材,都对特级厨师的头衔志在必得,宛如各路侠客带着独门兵器,奔赴武林大会。
刘昴星三人报完名,便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养精蓄锐,等待测验开始。
测验共分三关,一关险过一关,每一关都淘汰了大批考生,最终能进入第三关的,寥寥无几,宛如侠客闯阵,步步惊心。
第一关:面非面当考官宣布考题时,全场考生皆面露困惑之色。
“面不是面?
此等悖论,如何作答?”
“面者,谷物所制也,非面又能是何物?”
议论声此起彼伏,许多考生对着面粉发呆,不知该从何下手,宛如武林高手遇上了无解的奇门遁甲。
刘昴星也陷入了沉思。
“面非面”,顾名思义,便是要做出形似面,却并非传统面粉所制的料理。
他想起母亲贝云溪生前写给他的信中曾提到,食材的形态随心而变,万物皆可入馔,正如侠客的兵器,未必拘泥于刀枪剑戟。
忽然,他眼前一亮,想起了蜀地的鲶鱼。
鲶鱼肉质地细嫩,富含胶质,若将其剁成肉糜,与少量面粉混合,是否能制成类似面条的形态?
他立刻行动起来,取来一条新鲜的鲶鱼,刮去鱼鳞,去除内脏,将鱼肉仔细剔出,放入石臼中,反复捶打,首至成为细腻的肉糜,宛如侠客锤炼内力,精益求精。
随后,他加入少量高筋面粉,以及一点点蛋清,搅拌均匀,制成鱼糜面团。
接着,他将鱼糜面团放入特制的漏勺中,用勺子轻轻按压,一条条洁白爽滑的“面条”便落入沸水中。
待“面条”煮熟后,捞出过凉水,再搭配上用鱼骨、鸡骨熬制的高汤,加入少量葱花、姜末和香油调味,一碗“鲶鱼面”便大功告成。
当刘昴星将这道“鲶鱼面”端到考官面前时,考官们先是一愣,随即拿起筷子品尝。
入口的瞬间,他们便被那爽滑弹牙的口感惊艳到了。
这“面条”既有鱼肉的鲜嫩,又有面条的筋道,汤汁醇厚鲜美,毫无鱼腥味,完全打破了人们对“面”的认知,宛如侠客使出了一套意想不到的精妙剑法。
“妙!
好一个‘面非面’!”
主考官忍不住赞叹,“以鲶鱼肉为原料,模拟面条之形,口感与味道却远超普通面条,此等创意与技艺,实属难得,颇有侠者变通之智!”
刘昴星凭借着这道鲶鱼面,顺利通过了第一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