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言情小说 > 他想教会我

他想教会我

门缝里的手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他想教会我》是作者“门缝里的手”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供应链公关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主要讲述的是:发布会开始前十分舞台背后的灯带忽然闪了一像一条失了控的光主持人还在背品牌方的市场总监在耳麦里催促:“流程照别给我临场发”我盯着监视器里那张被放大的代言人海目光在“专业认证”“真实案例”几个词上停了一这些刚刚被打脸半小时合作机构忽然发声否认曾出具过所谓“专业背书”。对方发的邮件我已经转给法但现场的海报来不及替再照原流程等同于当众自证虚我...

主角:供应链,公关   更新:2025-11-05 19:34:5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发布会开始前十分钟,舞台背后的灯带忽然闪了一下,像一条失了控的光蛇。主持人还在背词,品牌方的市场总监在耳麦里催促:“流程照旧,别给我临场发挥。”我盯着监视器里那张被放大的代言人海报,目光在“专业认证”“真实案例”几个词上停了一秒。

这些词,刚刚被打脸了。

半小时前,合作机构忽然发声明,否认曾出具过所谓“专业背书”。对方发的邮件我已经转给法务,但现场的海报来不及替换。再照原流程走,等同于当众自证虚假。

我把平板塞进怀里,敲开主控台的隔板:“把嘉宾访谈端掉,海报撤,开场直跳到产品演示。”

舞监惊了:“这可是领导批过的流程!”

“把领导请过来一起改。”我说,“改得对,比批得对重要。”

市场总监赶来时,脸上带着压住火的微笑:“江惟,你这是要揽事?临时撤访谈,媒体怎么交代?”

我指向监视器:“那张海报里每一个承诺,都可能变成明早的热搜词条。我们现在不撤,等会儿别的‘媒体’会替我们撤——用截图。”

他沉默了两秒。沉默里,倒计时的数字在屏幕角落里一下一下落下去。

“那你说怎么办。”

“二十分钟内,我写一份声明,公开解释‘认证’为合作机构内部评价,并非权威认证;我们同时启动产品演示,用具体数据替代空泛背书。声明由你和法务共签,负责制传达给台上。”

他皱眉:“万一对方追击呢?”

“我们把原始测试数据和评测流程先备案给第三方机构,然后在现场开放问答。舆情里‘遮掩’最容易被咬,‘公开’最难被反噬。”

我说话的同时,已经把电脑连上了临时打印机。字句落在屏幕上,一行行像拧紧的螺丝。我把“歉意”一词删掉,换成“说明”。不是因为倔强,而是因为责任归属未明之前,歉意等同承认。

声明只保留三个要点:一、“认证”为合作机构内部评价,措辞不当,现予以更正;二、现场展示以实测数据为准,流程可查;三、我们已联系第三方复核,结果将同步公开。落款位置,我先留空。

“法务要在场。”我把文件推过去,语气平稳,“还有,请你在台上把‘我很抱歉’改成‘我们将立即更正’。”

总监盯着我,像在识别一个陌生人。最后他把耳麦按下去:“法务到后台。主持词那边改成江惟方案。”

离开主控台,我踩着黑色的地毯走到侧翼。灯光师抬头:“要不要把代言人画面转成产品近景?”

“转。”我说,“从技术细节开始,越近越好。”

第一个媒体记者到后台打探消息。我拦住,笑着说:“待会儿台上会有完整说明。我们的演示环节会开放提问,您可以针对数据直接问。”对方愣了愣,似乎没想到我会邀请他去挑刺。

这时,手机震动。顾叙发来消息:“听说你临时改流程?别太刚,懂事一点,对你有好处。”

“懂事”这两个字落在屏幕上,我笑了一下。这不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劝我,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把手机翻过来,继续改主持词。手心有一点汗,但心里像一池冷水。

灯光落下,音乐起。主持人照新稿开口,台下第一排的人都在看我们会不会出错。总监按着文稿念到“我们将立即更正”时,我在侧台清楚地看见他喉结动了一下。话说出口,像把刀落桌,再也收不回去。

演示开始。我们把产品拆成三段数据:安全性、稳定性、效能。每一段都给出对照值与误差范围,屏幕上滚动的是毫不华丽的数字。台下有人低声嘟囔“太枯燥了”,但更多的人举起了手机。

问答环节,一名科技媒体记者举手:“你们是否误导消费者?是否会追究代言方责任?”

总监看了我一眼。我上前接过麦克风:“首先,我们的措辞不当,今天已经更正;其次,误导这个词,需要事实与意图的认定,目前我们先把数据公开,把流程摆上台面,在真实与透明上承担起责任;第三,合约关系由法务处理,不借公众场合甩锅,具体进展会公开。”

记者又问:“你们敢保证,所有门店都已经撤下相关宣传了吗?”

我说:“现场同步执行,今晚十点前完成自查,下周一九点我们发布自查结果。届时欢迎您逐店核验。”

人群有一阵轻微的骚动。有人在微博直播间里刷“硬气”,也有人打出“公关话术”。我不在乎。公关的要义不是把话说漂亮,而是把事做对。

发布会结束,后台像潮水退去。工作人员松口气,灯带被一段段关掉。总监把签过字的声明还给我:“你写的。”

“我们一起签的。”我把纸折好,“谢谢你在台上说‘我们’。”

他笑得有些苦:“你这脾气,早晚要得罪人。”

“我已经得罪过了。”我说,“但我们今天避开了更大的坑。”

他点点头,去收拾其他文件。我把电脑合上,准备离场。顾叙在后台通道等我,西装笔挺,眼神里带着一种“我一定是对的”的耐心。

“这事闹得够大了吧?”他把手插在口袋里,“你非要当众顶领导,谁看了不不舒服?有时候低头做人,才走得远。”

“你说低头,是对谁低?”我问。

“对现实,对规则,对能帮你的人。”

我看着他:“现实是数据,规则是合约,能帮我的,是把事做对的同事,不是挡风的关系。”

他笑了,像在看一个不懂世界的人:“你以为所有人都在乎对错?大家只在乎合不合群。”

“那你就去和群。我去把事做好。”我侧身要走。他伸手挡了一下:“别这么硬,柔一点,对你真有好处。”

我停住,认真地看他:“柔软是能力,不是姿态。今天我没有选择‘硬’,我只是选择了正确的程序。”

他叹气:“惟惟,别这么倔。我是为你好。”

“如果‘为我好’的前提是让我对错误视而不见,那就不是为我好。”我把包背好,“顾叙,我们——”

我原想说“改天再谈”。话到嘴边,我换了句更清楚的。

“从现在起,我只为对的结果负责——包括我们。”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