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言情小说 > 古董局中局之清明上河图

古董局中局之清明上河图

龙腾福起 著

言情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龙腾福起”的优质好《古董局中局之清明上河图》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陆景渊柳轻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宣和三暮密探司的暗阁里永远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混着松烟墨与陈年卷宗的气像极了陆景渊这些年在暗处行走的日他刚从江南追查盐案回玄色劲装上还沾着未干的水腰间的佩刀“断水”尚未归便被总管李默亲自引到了这处见不得光的所“景此次召是有一桩天大的差非你不”李默的声音压得极枯瘦的手指在暗阁中央的石桌上敲了桌上只点着一盏豆大的油昏黄的光线一卷用黑布裹...

主角:陆景渊,柳轻芜   更新:2025-11-13 15:29:1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宣和三年,暮春。

密探司的暗阁里永远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混着松烟墨与陈年卷宗的气息,像极了陆景渊这些年在暗处行走的日子。

他刚从江南追查盐案回来,玄色劲装上还沾着未干的水汽,腰间的佩刀“断水”尚未归鞘,便被总管李默亲自引到了这处见不得光的所在。

“景渊,此次召回,是有一桩天大的差事,非你不可。”

李默的声音压得极低,枯瘦的手指在暗阁中央的石桌上敲了敲。

桌上只点着一盏豆大的油灯,昏黄的光线下,一卷用黑布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静静躺着,边角处隐约露出些米白色的绢丝,一看便知是上等的画轴。

陆景渊垂眸,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佩刀的缠绳。

他入密探司五年,从江南水匪到西北走私,经手的案子没有十桩也有八桩,却从未见李默这般凝重的神色——连当年追查宫廷珍宝失窃案时,这位总管都未曾如此讳莫如深。

“总管请讲。”

他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暗阁的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带着一丝汴京城特有的喧嚣,隐约能听到远处酒肆伙计的吆喝声,与这暗阁里的压抑格格不入。

李默上前一步,掀开了黑布的一角。

那是半块残破的画轴残片,绢面上印着几株疏朗的柳树枝,枝条下是粼粼的水波,最显眼的是残片边缘,用朱砂刻着两个小楷字:“清明”。

字迹力道遒劲,却带着几分仓促,像是刻到一半突然停了手。

“这是三个月前,前密探司统领苏文远死前,让人送到我手上的。”

李默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沙哑,“苏统领你该记得,十年前他带你入门,对你有授业之恩。

他奉命查宰相蔡京贪腐案,查到关键处,却在自家书房‘意外’失火,尸骨无存,只留下这半块残片。”

陆景渊的指尖猛地一紧。

苏文远的死讯他半年前便听过,当时官府定论是“烛火引燃书卷”,可他总觉得不对劲——苏文远一生谨慎,书房里从不点明火,只用西洋进贡的琉璃灯,怎么会轻易失火?

如今看来,这哪里是意外,分明是杀人灭口。

“残片上的‘清明’二字,指向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李默继续道,“苏统领死前曾传信给我,说蔡京的贪腐密账,就藏在《清明上河图》里。

他查到蔡京手上有一幅完整的真迹,可还没来得及细看,便遭了毒手。

如今,这半块残片是唯一的线索。”

“蔡京位高权重,党羽遍布朝野,密探司里也未必干净。”

陆景渊抬眼,目光锐利如刀,“您让我去查,是要我明着查,还是暗着来?”

“暗着来。”

李默从袖中取出一个青布包裹,递给陆景渊,“这里面是你的新身份——江南来的字画商人,姓陆名渊,家道中落,来汴京变卖祖上留下的字画。

我己经为你在汴河边上的‘临河客栈’订好了房间,楼下就是字画铺子,方便你行事。”

陆景渊接过包裹,打开一看,里面除了一套月白色的长衫、一本伪造的路引,还有一枚小小的玉印,印文是“陆渊私印”。

玉印质地温润,一看便是上等的和田玉,倒真像个落魄公子会带的物件。

“蔡京生性多疑,你切记,不可暴露身份,不可与密探司的人私下接触,一切只能靠你自己。”

李默的手按在陆景渊的肩上,力道很重,“你的目标只有一个:找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取出里面的密账,然后将密账安全送出汴京。

至于如何找画,如何取账,苏统领没留下更多线索,只能靠你从这残片里琢磨。”

陆景渊拿起那半块残片,凑近油灯细看。

绢面的质地细腻,颜料是矿物颜料,历经多年仍未褪色,确实是张择端真迹的风格。

他用指腹摩挲着“清明”二字,忽然发现朱砂字的边缘,似乎有极淡的刻痕,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不到——那刻痕像是某种纹路,曲曲折折,像是河流的走向,又像是某种暗号。

“我知道了。”

他将残片小心地收进怀中,贴身藏好,“何时出发?”

“今夜就走。”

李默道,“三更时分,会有船在汴河下游的‘柳树渡’等你。

船家是自己人,只会送你到渡口,之后的路,全靠你自己。”

陆景渊点头,转身准备离开。

刚走到暗阁门口,李默突然叫住他:“景渊,记住,蔡京心狠手辣,一旦被他察觉,你连求救的机会都没有。

若事不可为,保命要紧,密账固然重要,但你的命,比什么都金贵。”

陆景渊脚步一顿,没有回头,只轻轻“嗯”了一声,便推门走进了暗阁外的夜色里。

汴京城的夜,比江南热闹得多。

即使是三更天,街上仍有巡夜的士兵提着灯笼走过,盔甲碰撞的声音在石板路上回荡。

陆景渊换上了月白色的长衫,将佩刀“断水”藏在宽大的袖中,头发束成公子哥的样式,手里提着一个小小的木箱,里面装着几幅伪造的字画,看上去果然像个来汴京谋生的江南商人。

他按照李默的指示,沿着汴河岸边的小路往柳树渡走。

汴河的水在夜色里泛着粼粼的波光,岸边的柳树垂下枝条,随风轻摆,像是无数双窥探的眼睛。

陆景渊走得极慢,每一步都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他知道,从踏入汴京的那一刻起,他就己经站在了刀尖上。

走到柳树渡时,果然有一艘乌篷船停在岸边,船头挂着一盏小小的红灯笼,在夜色里格外显眼。

船家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脸上刻满了皱纹,见陆景渊过来,只低声问了一句:“可是从江南来的陆公子?”

“正是。”

陆景渊点头。

“上来吧。”

老汉掀开船帘,引陆景渊进了船舱。

船舱里很狭小,只放着一张小桌和两把椅子,桌上摆着一壶热茶。

老汉递给他一杯茶,道:“这茶是用汴河水煮的,公子尝尝,过了这渡,再想喝到这么地道的汴河水,就难了。”

陆景渊接过茶杯,却没有喝——在密探司待了五年,他早己养成了谨慎的习惯,任何陌生人给的东西,他都不会轻易碰。

他将茶杯放在桌上,目光落在船舱外的汴河上,轻声问:“船家,可知汴京城里,哪家字画铺子最有名?”

老汉一边摇着船桨,一边笑道:“要说字画铺子,那得数‘清风斋’最有名,就在汴河边上,离你住的临河客栈不远。

不过公子要是想找稀有的字画,光靠铺子可不行——汴京城里藏龙卧虎,好多宝贝都在私人手里,得靠人脉打听。”

“哦?”

陆景渊挑眉,“那船家可知,谁手上可能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老汉的手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正常的动作,声音却压低了几分:“公子是想找《清明上河图》?

这可不容易。

听说这幅画早年在宫廷里,后来不知怎么流到了民间,前些年有传言说,被宰相蔡大人买走了,可谁也没见过真迹。

公子要是想找这幅画,可得小心——蔡大人的东西,不是咱们这些普通人能碰的。”

陆景渊心中一动——果然,蔡京手上有《清明上河图》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他没有再追问,只是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茶水温热,带着一丝汴河水特有的清甜,倒也爽口。

乌篷船在汴河上行驶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到了临河客栈附近的渡口。

老汉将船停稳,道:“公子,到了。

临河客栈就在前面那栋挂着‘临河’灯笼的楼里,楼下的字画铺子明天就会开门,钥匙在客栈掌柜那里,你报‘陆渊’的名字就行。”

陆景渊起身,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递给老汉:“多谢船家。”

老汉推辞了一下,最终还是收下了,道:“公子保重,在汴京城里,凡事多留个心眼,别轻信任何人。”

陆景渊点头,转身下了船,朝着临河客栈走去。

客栈的灯笼在夜色里亮着,门口站着一个掌柜模样的人,见陆景渊过来,连忙迎上前:“可是陆公子?

李总管己经打过招呼了,您的房间在二楼最里面,清净,适合您看书画画。”

掌柜的领着陆景渊上了楼,打开房门。

房间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书桌,桌上摆着文房西宝,窗外就是汴河,夜色里能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公子要是有什么需要,随时叫小的。”

掌柜的放下钥匙,躬身退了出去。

陆景渊关上门,走到书桌前,从怀中取出那半块残片,放在灯下细看。

残片上的“清明”二字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红光,那些隐藏的刻痕愈发清晰——他仔细数了数,刻痕一共有十二道,有的长有的短,像是某种密码。

他又想起老汉的话——蔡京手上有《清明上河图》,可谁也没见过真迹。

这说明蔡京把画藏得极深,想要找到画,绝非易事。

而苏文远留下的这半块残片,显然是打开谜团的钥匙,可钥匙该怎么用,他现在还一无所知。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陆景渊猛地抬头,看向窗外——夜色里,一个穿着青色衣裙的女子正站在楼下的柳树下,抬头朝着他的房间望来。

女子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纤细,手里提着一盏小小的莲花灯,灯光映着她的侧脸,轮廓柔美,却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气质。

陆景渊心中一凛——他刚到汴京,还没来得及接触任何人,怎么会有人盯上他?

是蔡京的人,还是其他势力?

他不动声色地走到窗边,假装整理窗帘,目光却紧紧盯着楼下的女子。

女子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注视,对着他的方向轻轻一笑,然后转身,提着莲花灯沿着汴河岸边的小路走远了,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陆景渊站在窗边,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汴京城的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

而那半块刻着“清明”二字的残片,不仅是寻找密账的线索,更是将他卷入一场生死迷局的开端。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残片,指尖再次摩挲着那些隐藏的刻痕。

宣和三年的这个暮春,汴京城的风,己经开始带着血腥味了。

而他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